

获得冠军的山东队选手袁媛、张驰、杨一凡、张玺瑞和教练(从左至右)在颁奖仪式上51配资网
2025年11月16日,香港中环海滨的维多利亚港畔海风正劲,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铁人三项混合接力决赛在此上演巅峰对决。由袁媛、张驰、杨一凡、张玺瑞组成的山东队在最后一棒实现惊天反超,以默契配合与超强耐力摘得金牌,为山东代表团再添一枚沉甸甸的荣誉勋章,也延续了山东队在该项目的统治级表现。

山东队选手杨一凡、袁媛、张弛、张玺瑞在比赛后合影(从左到右)
作为一项考验“水陆空”综合能力的极限运动,铁人三项混合接力要求每位选手依次完成0.3公里游泳、6.6公里自行车和1.8公里跑步的赛程,团队总成绩决定最终排名,接力衔接的流畅度与各棒次的实力发挥同样关键。当天比赛中,主场作战的香港队凭借地利优势全程紧咬领先集团,山东队则凭借战术布局稳扎稳打,在前三棒结束时仍处于微弱劣势,夺冠悬念被拉至最后一刻。

山东队选手杨一凡(左)和香港队选手彭诗雅完成游泳比赛后51配资网,跑步到自行车比赛换项区

山东队选手张驰(左)、杨一凡在比赛中接力

山东队选手张玺瑞在比赛中冲向终点时庆祝
关键时刻,压轴登场的张玺瑞展现出“冲刺王”的硬实力。这位在全运会测试赛中就曾夺得男子个人冠军的小将,接过接力棒后迅速调整节奏,在跑步赛段以强劲爆发力持续缩小差距,最终在终点线前成功反超香港队选手奥斯卡,让山东队的夺冠梦想变为现实。冲线瞬间,场边的袁媛、张驰与杨一凡相拥而泣,这枚金牌不仅是团队协作的胜利,更是四位选手多年汗水的结晶。赛后张玺瑞激动地表示:“这块金牌的含金量非常高!比赛一开始就是奔着金牌来的,团体荣誉大于个人!”
这支冠军队伍的核心阵容早已是久经沙场的“黄金搭档”。出生于2002年的袁媛堪称团队的“定海神针”,从游泳转项铁三的她兼具水感与耐力,2021年就曾助力山东队夺得十四运会该项目金牌,当时比赛恰逢母亲生日,她将金牌作为给母亲的生日礼物。2024年10月,她与张驰、杨一凡搭档,在无锡铁人三项亚洲杯混合接力优秀组比赛中以1小时19分38秒夺冠,此次全运会她在游泳赛段再次展现优势51配资网,为团队奠定坚实基础。
与袁媛多次并肩作战的张驰则是接力环节的“衔接专家”。作为山东队的中坚力量,他不仅是2024年无锡亚洲杯夺冠阵容成员,更在本次比赛的自行车赛段凭借精准的节奏把控,有效稳住了团队的竞争态势,为后续反超创造了条件。赛后他感慨道:“在比赛中,虽然很累,但当听到观众的加油声时,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。”
杨一凡与张玺瑞的强势表现则让山东队的“后程发力”成为可能。杨一凡在2024年无锡亚洲杯中曾取得女子优秀组第三名,此次决赛中她在跑步赛段实现小幅提速;张玺瑞的最后一棒反超更是成为夺冠关键,两位小将用实力证明了山东铁三的人才厚度。
从测试赛崭露头角到决赛极限夺魁,山东队的全运征程充满了汗水与荣耀。这支队伍的夺冠不仅是个人实力的叠加,更是山东铁人三项项目长期深耕的成果。赛后,袁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“这枚金牌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结果,每个人都付出了汗水和心血。我们为能代表山东而感到自豪!”随着香港中环海滨的欢呼声渐息,山东铁三的辉煌故事仍在继续,而四位冠军的拼搏身影,也将成为激励更多青少年投身极限运动的动力。
创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